近年来,开华街道红山社区按照全县规划部署,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深入推进社区蔬菜基地规划和建设工作,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 时下,走进红山社区莲花白种植基地,村民们正在田间地头劳作,起垄、铺设地膜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唠着家常,井然有序地忙碌着,为接下来的莲花白移苗种植做准备。 红山社区主任杨九林说:“我们社区地理环境好,交通也方便,产业用水全部覆盖,目前地膜可以两天铺完,三天之内就可以移苗种植了。” 据了解,该社区蔬菜种植基地采用社区党支部主导,以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运营模式,社区内的建档立卡户可以优先到基地务工,不仅能得到务工收入,待到产业收成时还能得到经营分红,年底还有一笔土地流转费,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就业增收渠道。 红山社区村民陈大美说:“我们去不了远处打工,在基地每天有80块钱工资,我家有两三亩地流转给基地,每亩土地一年有800块钱流转费,一年下来收入还是可以的。” 据悉,合作社采取“721”的分红模式,70%给贫困户年底进行分红,20%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,10%作为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奖励。同时,合作社还积极对接市场,寻找稳定销售渠道,解决农户经营销售的问题,让社区群众享受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。 红山社区党支部书记邓先奎说:“我们每天在基地务工的工人在40人左右,大部分是贫困户,我们把蔬菜销售出去以后再给她们分红,增加老百姓收入的同时巩固脱贫成果。”(记者 祖海雪)
特 别 声 明1.本文为威宁热线网用户或机构在本站上传、转发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,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 2.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或点击[删除此文] |